總.有話說

撰文/梁柏堅 出版及媒體事工總監

2020年04月01日
【總.有話說】疫境帶給我們的磨練

當冠狀病毒COVID-19 肆虐,在種種不明所以的政策下,香港終於錯過了封關堵截的最佳時機,變成其中一個病毒轉口港,全城上演一幕又一幕的物資爭奪戰。許多人被迫在家辦公,食肆店舖生意大受影響。學校停課,這邊廂老師不停預備網上教學,工作量倍增;那邊廂家長一邊工作,一邊籌措孩子網上學習的安排,心力交瘁。

疫情擴散,我們的事工也大受影響。

早在農曆新年期間,台灣文化部在連串會議後宣布,2 月初的台北書展要延期(3 月中時更宣布要取消),立時打亂了我們的部署,機票住宿和公開講座都被迫延期或取消。與此同時,由於學校停課,復課無期,沒有學生,所有到校書展自然也無法展開,就連佐敦突破書廊也停業了好一段時間;後來即使書廊重開,因為下午6 時半之後,街上行人稀疏,生意自然也談不上。城市中的事工舉步維艱,突破青年村也是冷冷清清,團體紛紛提出取消預約,退租之餘,提供餐飲與各項營舍服務的公司也就手停口停。

急行的列車被迫煞停,一方面讓人內心不無忐忑,另一方面卻又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迫使我們重新思考我們手所作的工,到底所為何事;想到我們所記掛的人,今天是否平安、有什麼需要。

這幾個月以來,同工雙手一直沒有閒着,四出尋找衞生防護用品自用之餘,也為其他有需要的人籌措相關物資,青年義工更自發來到青年村,學習縫製配合濾芯使用的防水布口罩。看見醫護人員承受巨大壓力,設計同工於是製作了一批在WhatsApp 上使用的醫護人員打氣貼圖;而輔導同工則開設了專門給醫護人員的電話輔導熱線,以及網上家長講座,支援前線醫護和家長的需要。

然後某天,幾位媒體同工忽然跟我在手機留言說:「早陣子跟台灣讀冊網站的小編談了一會,內心萌起了要好好推廣閱讀的想法,主要是社會科學那一類書,好希望有更多人喜歡拿起來讀,繼續關心社會,這比我們自己能多賣幾本更重要⋯⋯ 但要怎樣做,暫時沒有什麼頭緒,所以想找你一起談談⋯⋯ 」那一刻,看着屏幕上的留言,我內心的喜悅實在無以復加。不是因為同工懂得自動自覺;而是因為上主讓我親眼見證,祂如何在人心中興起異象,燃點起熱情,化作具體的行動。

疫情加速了經濟的下滑,未來環境確然悲觀,過去行之有效的做法未必再能繼續;但只要異象能夠更新,有能一起前行的同工和戰友,有來自四方八面的代禱與支持,惟主是望,逆境是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道路盡頭仍有盼望,求主加添我們所需的信心。

  • Share: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