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成長學研習套」活動組合

「突破」就着青少年的整全成長設計了四個範疇的豐富活動內容。就著青年人的自我形象、未來職志及情緒健康三方面,我們亦挑選了八個活動組合成「未來成長研習套」,迎向網絡世代的成長挑戰。

活動簡介

認識網絡文化及欺凌現象下對自我的影響,學習建立正面的自我價值及個人素養。

1. 一起成爲Digital Leader —— 講座

以書籍《數位公民素養課》為基礎,幫助同學思考在網絡和社交媒體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公民素養 (Digital Literacy),透過提但網絡素養的七種能力(包括線上社交、網絡名聲、自制力),提升同學在網絡世界的安全意識和批判性思考,建立同學成為Digital Leader。

  • 時間:每節45-60分鐘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不限

 

2. 來一場人設工程 —— 工作坊

透過互動的角色扮演遊戲,讓學生探討如何建立能夠賺取關注與流量的人設,反思當下網絡文化如何影響個人表達自我;透過網絡及大眾文化的不同例子,嘗試書寫個人的理想人設,反思個人需要和自我形象。

  • 時間:每節60分鐘,3節
  • 對象:中四至中六
  • 人數:30人

 

3. 如何克服自卑感 —— 講座

此講座以《做自己就好》和《脆弱的力量》這兩本參考書的理論為基礎,幫助同學思考如何平衡「做自己」與「滿足別人期望/追求別人認同」之間的張力,思考社交媒體怎樣影響同學的自我價值。從學習表達脆弱、信任他人和信任自己 —— 到建立堅強的內在和與人真實安全的關係。

  • 時間:每節45-60分鐘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不限

活動簡介

了解及接納自己的情緒,學習人際溝通的技巧,建立校園關懷文化及互助安全網。

4. 老友爲何又發嬲 —— 講座

以參考書《關係療癒:建立良好家庭,友誼,情感五步驟》、《史丹佛人際動力學》及《青少女生存手冊》為基礎,透過互動遊戲及故事,並結合社交媒體上的起底及報復文化作例子,與學生聚焦認識「憤怒」在社羣生活中的成因,並了解如何表達及回應憤怒,藉此中斷彼此傷害的循環,建立真誠的關係網絡。

  • 時間:每節45-60分鐘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不限

 

5. EMO ERROR GYM – 實戰篇 —— 工作坊

透過團體及體驗式活動、小組分享方式,建立校內的情緒關注組,了解校園內的情緒需要,以E.R.R.O.R 五種應對手法為基礎,推動學生建立情緒自助及互助行動,建立校園關懷文化及互助安全網。

  • 時間:每節90分鐘,5節
  • 對象:中三至中六
  • 人數:20人

活動簡介:

認識人工智能影響下的未來工作特質與發展趨勢,探索自我的能力和性情,開創多元出路。

6. 未來工作想像指南 —— 講座

講解近年工作發展的改變,從人工智能與自由工作文化,了解香港處境中青年人所面對的潛在挑戰,又如何作好準備,探索未來職場發展的可能性。

  • 時間:每節45-60分鐘
  • 對象:中四至中六
  • 人數:不限

 

7. 職場面對面 – 真人試錯圖書館 —— 工作坊

透過不同行業人士分享,從他們的職涯回顧中,了解在傳統與新興行業的轉換中,如何在嘗試與改錯的摸索中,確立志並建立面對高競爭社會的情緒彈性並自我接納的抗逆思維。

  • 時間:每節60分鐘
  • 對象:中三至中六
  • 人數:30人

活動簡介:
認識 Gen Z 特質和成長需要,學習面對世代之問的相處矛盾,成為青少年的同行者及引導者。

8. 共同回應「未知」的旅程 —— 分享會

由《為何我們無法成為理想中的大人?》作者主講,探討青年面貌,理解青年在成長面對的張力及挑戰,共同尋找應對的方式,以「彼此」找出未來的答案。

  • 時間:1小時
  • 對象:教育工作者
  • 人數:全校教師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emily_lam@breakthrough.org.hk 與林小姐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