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家長及老師成爲同行者

活動簡介

除了回應青少年的成長挑戰,他們身邊的同行者也很需要支持。家長和老師面對青少年的成長變化以及大環境的轉變,適應並不容易。透過講座、工作坊及休整營會,我們除了提供認識青少年情緒以及成長需要的資訊,也協助青少年身邊「大人」的自我關懷。

認識青少年情緒系列

配合教育局中學家長教育課程:範疇二「促進青少年健康、愉快及均衡的發展」

4.1 當子女機不離手:家長如何應對AI世代下的教養挑戰 —— 講座

參考《當子女機不離手》和《失控的焦慮世代》,幫助家長認識 Gen Z 身份迷失的一代成長的挑戰,及使用手機和抑鬱焦慮的關係。從而反思作為家長在教養上如何抗衡手機文化,增加現實世界的吸引力,提升對網絡世界的免疫力。

  • 時間:1-1.5小時
  • 對象:家長
  • 人數:不限

 

4.2 喜怒無常?協助子女調節情緒(辨識及支援青少年情緒健康需要)——  講座

認識青少年階段的心理及情緒特點與需要,透過情緒取向治療理論了解情緒系統的運作,幫助家長明白辨識子女情緒的重要,學習協助子女調節情緒的溝通方法及家長身心健康的重要。

  • 時間:1-1.5小時
  • 對象:家長
  • 人數:不限

 

4.3 失敗乃成功之母:家長如何支持青年面對挫敗 —— 講座

社會上談成功之道很普遍,對失敗的着墨卻甚少。面對現今的焦慮世代,安全至上成爲了其中一種家長的教養方式,卻稍弱了青少年的反脆弱力。是次講座旨在促進家長理解青少年遇到挫敗時會出現的情緒和行爲,幫助青少年準備、經驗和回應失敗,以提升抗逆能力,並培養堅毅精神。

  • 時間:1-1.5小時
  • 對象:家長
  • 人數:不限

 

4.4 驚怒哀樂情緒卡 —— 工作坊

提升家長個人對情緒認識,以情緒表達個人的需要,學習如何與子女用情緒溝通。活動會從情緒卡中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認識情緒的能量及情緒的多變性。

  • 時間:2小時
  • 對象:家長
  • 人數:20人

 

4.5 精神健康急救證書課程(關懷青少年版)——  工作坊

幫助家長認識精神的概念、認識抑鬱症、焦慮症、飲食失調、濫用藥物、思覺失調的特徵及相關危機,以及理解精神健康急救的重點技巧。

  • 時間:14小時(4個半天/2個全天)
  • 對象:家長
  • 人數:20人

家長自我關懷系列

配合教育局中學家長教育課程:範疇三「促進家長身心健康」

4.6 關懷家長心 —— 講座

以原生家庭對自我成長/需要的關連促進家長對子女教養及期望的影響,並反思教養模式或期望調整的需要。

  • 時間:1-1.5小時
  • 對象:家長
  • 人數:不限

 

4.7 身心覺察工作坊 —— 工作坊

打開身體不同感官觸覺,連繫大自然的療愈能力,透過感官連繫自己,放慢節奏,聆聽內心感受,互相分享。

  • 時間:1-1.5小時
  • 對象:家長
  • 人數:10-16人

 

4.8 家長療癒藝術體驗工作坊 —— 工作坊

第一部分:DIY 護手霜工作坊 —— 透過與雙手的接觸,回顧自己的人生(努力)故事,再藉對雙手的照顧/肯定,提升家長自我接納及自我照顧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家長的身心健康。第二部分:DIY 我的承載力 —— 透過製作不同形態的承載物品,回顧家長在面對不同壓力下自己的狀態,再藉藝術創作,提醒家長自我照顧的重要。

  • 時間:2小時
  • 對象:家長
  • 人數:10人

兩代溝通系列

配合教育局中學家長教育課程:範疇一「認識青少年發展」及範疇三「促進家長身心健康」

4.9 兩代溝通(認識篇)-  家長如何面對世代之間的相處矛盾 —— 講座(實體/網上)

當孩子說出「你都不明我!」這句話時,許多家長都會感到困惑與無助。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不難發現,青少年在思考模式、價值觀和行為選擇上,往往與父母輩的成長經驗存在明顯差異,讓親子關係陷入「說不通、管不動」的困境。是次講座讓家長透過香港本地研究數據,了解兩代人之間的觀念差異;共同探討如何在差異的基礎上建立相互理解,反思如何成為子女所接受的陪伴者。

  • 時間:1小時
  • 對象:家長
  • 人數:不限

 

4.10 兩代溝通(應用篇)-  劇集討論會

透過「對讀」方式將《為何我們無法成為理想中的大人?》一書中的香港青年人處境、過去十年本地有關青少年的研究數據整理,對讀其他劇集文本,引發家長對相關青年議題的理解、反思與討論如何「互為彼此」。

第一節:以「陪伴」為核心出發的冒險旅程
第二節:如何對抗「社交世界」的孤獨?
第三節:世代之間除了排拒,還有哪些可能?

  • 時間:1-1.5小時,3節
  • 對象:家長
  • 人數:8-30人

 

4.11 親子溝通互動工作坊 —— 工作坊

工作坊以嶄新的模式建立互信交流平台,促進家庭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兩代之間能夠重新認識和理解對方的需要,給家庭製造歡樂時間。

  • 時間:2小時
  • 對象:家長及青少年
  • 人數:40人

 

4.12 共同回應「未知」的旅程 —— 分享會

由《為何我們無法成為理想中的大人?》作者主講,探討青年面貌,理解青年在成長面對的張力及挑戰,共同尋找應對的方式,以「彼此」找出未來的答案。

  • 時間:1小時
  • 對象:教育工作者
  • 人數:全校教師

 

4.13 教師發展日日營 —— 營會

「突破」團隊與學校共同制定為老師而設的發展日活動內容,其中包括團體活動、青少年專題講座、休整安靜練習、藝術工作坊及另類體驗活動,旨在促進老師身心健康、建立團隊及了解青少年文化。

  • 時間:半日/全日
  • 對象:教育工作者
  • 人數:全校教師

 

4.14 新青年工作者休整營 —— 營會

從教學的工作中抽身,放慢節奏,聆聽自然,覺察個人的身心靈需要,在寧靜中照顧自己,在分享中彼此療癒,在好好照顧青年人之先,好好照顧自己,慰問勞苦心的自己,在張力中唞唞氣。

  • 時間:日營/兩日一夜
  • 對象:教育工作者
  • 人數:全校教師

 

4.15 輔導技巧培訓工作坊 —— 工作坊

此工作坊旨在提升教師支援和輔導有情緒困擾之學生的信心與能力。內容包括教授基礎輔導技巧、識別有情緒困擾或自殺風險的學生、個案分析、實踐演練,為學生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和校園支援網絡。

  • 時間:3小時
  • 對象:教育工作者
  • 人數:全校教師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 2632-0163/2632-0777 或電郵:yd_admin@breakthrough.org.hk 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