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簡介:
這系列的活動先對應刻下的「校園及網絡欺凌危機」,推展線上線下生活必須具備的「資訊素養教育」。「突破」認為應對網絡文化衝擊的關鍵在於固本培元,建立整全自我,因此亦設計了「自我認識」及「個人素養」的相關活動。
1.1 如何應對校園及網絡欺凌 —— 講座
講解校園欺凌和網絡欺凌影響,識別欺凌行為,提供應對策略,建立共融和諧校園。講座旨在識別受人際壓力和欺凌所影響的同學,為他們提供進一步支援。
- 時間:每節 45-60 分鐘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不限
1.2 一起成為 Digital Leader —— 講座
以書籍《數位公民素養課》為基礎,幫助同學思考在網絡和社交媒體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公民素養 (Digital Literacy),透過提倡網絡素養的七種能力(包括線上社交、網絡名聲、自制力),提升同學在網絡世界的安全意識和批判性思考,建立同學成為 Digital Leader。
- 時間:每節 45-60 分鐘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不限
1.3 上網都要考牌 —— 工作坊
以參考書《失控的焦慮世代》為基礎,討論網絡文化如何重塑個人行為與認知,並影響個人道德感和希望感;透過援引不同網絡例子,邀請學生討論看法,思考如何回應;並了解線上與線下的欺凌問題,透過角色扮演,與學生對話,聆聽群體中對欺凌的看法,進一步識別欺凌行為,建立與之抗衡的價值。
- 時間:每節 45-60分鐘,5節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30 人
1.4 來一場人設工程 —— 工作坊
透過互動的角色扮演遊戲,讓學生探討如何建立能夠賺取關注與流量的人設,反思當下網絡文化如何影響個人表達自我;透過網絡及大眾文化的不同例子,嘗試書寫個人的理想人設,反思個人需要和自我形象。
- 時間:每節60分鐘,3節
- 對象:中四至中六
- 人數:30 人
1.5 如何克服自卑感 —— 講座
此講座以《做自己就好》和《脆弱的力量》這兩本參考書的理論為基礎,幫助同學思考如何平衡「做自己」與「滿足別人期望/追求別人認同」之間的張力,思考社交媒體怎樣影響同學的自我價值。從學習表達脆弱、信任他人和信任自己 —— 到建立堅強的內在和與人真實安全的關係。
- 時間:每節 45-60 分鐘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不限
1.6 情緒解碼器 —— 講座
此講座以沙維雅模式和感動治療為理論基礎,深入淺出地引導同學思考不同情緒所表達的信息,從成長角度了解原生家庭的關係和互動如何影響和塑造今天的自己,幫助同學進一步明白和接納自己的成長需要,並學習與情緒共處。
- 時間:每節 45-60 分鐘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不限
1.7 EMO ERROR GYM – 理論篇 —— 講座
以ACT 輔導理論為基礎,發展出E.R.R.O.R. 五種面對迷惘情緒的練習,讓學生學習在情緒中自處,並從中了解如何建立情緒彈性與抗逆力,培養整全的情緒應對系統,發展助人自助的情緒處理能力。
- 時間:每節 45-60 分鐘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不限
1.8 Upgrade 中的身心腦朋友 —— 講座
透過 E.H.Erikson 的《成長心理理論》、青少年期腦部發展過程,讓學生了解青少年時期的發展階段的需要,增進學生對自己青少年身份的認同,同時認識朋輩要面對的需要和挑戰,促進學生建立自助及助人能力。
- 時間:每節45-60 分鐘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不限
1.9 壓力轉化器 —— 講座
結合 Kelly Megonigal 的著作《輕鬆駕馭壓力》及以情緒為本的輔導理論,讓學生
從另一角度認識壓力,了解壓力如何影響情緒,認識轉化壓力成為能量,學習自我關懷,提升學生壓力管理能力。
- 時間:每節 45-60 分鐘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不限
1.10 原來寫作可以療癒(《放心寫作》作家分享)—— 講座
《放心寫作》是「以寫作照顧心情」為題,由作者米哈及心理輔導員連倩妤小姐分享如何將心事放於寫作,又以寫作來釋放心事。並透過作者分享真實生命經歷,幫助同學學習照顧情緒和釋放壓力的方法。
- 時間:每節 45-60分鐘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不限
1.11 EMO CAFE 營業中 —— 小組
介紹基本咖啡及花茶知識,透過品嚐不同茶飲,學習慢活,為生活留白,覺察情緒變化,學習照顧自己的需要;並邀請參與學生於校園內擺檔,為同學及師長提供一刻放鬆時光,建立校內的關懷文化。
- 時間:每節90分鐘,4節
- 對象:中四至中六
- 人數:不多於8人
1.12 當香港樂壇作為社會實踐 -《給香港樂壇寫笑忘書》作者分享 —— 講座
樂壇跟社會關係從來都存在,也有不同程度介入社會事件或事務,比如八、九十年代非常流行的籌款 Show,到今天樂壇會有關於城市、小眾等等的詞作,還有比如周耀輝詞班搞的社區參與,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有社會實踐《給香港樂壇寫笑忘書》作者闡述樂壇與不同時代社會實踐的關係,不論是MV中的香港呈現,或是疫情移民等社會浪潮將一一探討。
- 時間:每節 45-60分鐘
- 對象:中一至中六
- 人數: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