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話說

撰文/吳渭濱 副總幹事

2019年04月01日
【總‧有話說】以人為本的創新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們一直推崇科技和經濟的發展,然而它們所帶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貪婪無情的競爭和資源的搶奪,開始使這類「發展神話」受到新一代的質疑。上一代人的揮霍和破壞,難道要下一代人來「埋單」嗎?怎樣才是真正的創新,改善人類生活及生態的福祉?這是個需要全球一起思考的難題——固然也包括香港。香港需要怎樣的創新,才能與世界同步,為世界作出貢獻?近年來,有些人提出三方面的創新:包括科技(科創)、社會(社創)及文化(文創)。

科技創新主要提出生物科技、基因工程及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相信科技會找到一些新方法來解決現時的一些難題,但同時亦會帶來一些其他的難題,恰如核能的發展——它是一種新的能源,然而一旦造成污染,後果亦是難以挽回。人工智能或可提升辦事效率,甚至取代人的邏輯運算或機械功能,但若然人的價值被人工智能及機械人完全取代,我們要問,人的價值在哪裏?如果人不是一個包括身體、情感、靈性的存在,未來的世界充滿着冷冰冰的機械人,會是怎樣?

社會創新是有關現存社會制度的變革,昔日行之有效的市場經濟往往汰弱留強,然而生存空間被壓縮,人的自由被剝奪,小部分人掌握大部分資源。為此,人們革新社會制度,達至更好、更公平的社會。近年的共享經濟是一個好例子,這個資源共享的模式,讓消費者也可同時是生產者,年輕人愛用的Uber 交通工具及旅行時的Airbnb 就是共享經濟模式的成功例子。這個經濟模式不在於擁有龐大的市場佔有率,而是人人都可以在一個開放的平台交易資源,各有生存的空間。

文化創新是有關文化的更新,使在地的文化在全球化、單一化的處境下能多元發展。雖然文創有其他有關經濟產業化的目的,但如果單純把自身的文化產品化,而忽略文化本身的內涵價值,以及它如何賦予人們生活的智慧與啟發,這種產品化就變得毫無意義。一個地方的文化,表徵這個族羣的理想、情感、身分與追求的價值。在全球單一化的處境下,文創可以推動我們重新思考好的生活不應只有一種方式,人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來活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近年台灣的文創是好例子,那裏的文創工夫令世界許多年輕人仰慕,令人紛紛到台灣取經,看看台灣年輕人怎樣活得更好。

「突破」的文化工作,一直注重在地的文化培養,大部分的書籍作者、產品設計師、影音製作者都是本土的青年人,因為我們相信本地的文化必須由青年人來傳承。透過文化產品的創作,我們將香港人的理想、身分、情感、價值一代一代的傳下去。香港地方雖少,卻也是多元世界的一分子;我們的生活、言語都不應被忽視。科創需要人類情感和價值思考來補足它冰冷的邏輯運算,社創亦需要讓制度更公平、更尊重人的價值,文創正好配合兩者,提供所需的人文精神和價值思考。「突破」的文化工作與社會整體一樣,需要由新一代帶來創新。期望有志的青年人投身在地的文化工作,將香港人的苦與樂、生活理想、人文精神與世界分享,相信必能為世界繼續貢獻。

  • Share: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