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創

整理/許桂珊 外事部 相片/黃國榮

2021年10月11日
【藝.文創】越過error,堅守說香港故事的使命

即使很多人提出「紙媒已死」的論調,仍有不少人繼續相信文字及媒體工作, 且默默耕耘着。這季Trial and Error Lab 的錯誤星期五(Error Friday)請來兩位資深編輯—曾任《號外》助理編輯及創辦《what.》生活文化誌的鄧烱榕(Nico),以及《突破書誌 Breakazine》的總編輯彭正雄(阿彼),分享二人由畢業至今從沒轉行,在書誌與雜誌中糾纏的人生。

許多行外人都知道,雜誌與書誌出版有製作時限,短至週刊,長至季刊,而香港的雜誌編輯大多須編採兼擅;要在短時間內理順重點、稿件、圖片、排版設計、印刷發行,光聽已能想像這崗位的壓力之大。原以為兩位編輯會大吐苦水,想不到阿彼竟先大呼過癮:「做書誌係好過癮!你可以開到好多眼 — 接觸好多不同的題材、不同的人、甚至不同的表達方法。」就像《Breakazine》每期一題到尾,加上不同的設計團隊和視覺呈現,至今60 多期,每期均是新體驗,無怪乎以「過癮」來形容。

Nico 亦很認同,認為做雜誌帶給他許多新的人生體驗:「《號外》嘅人寫嘢好勁;加上雜誌兼顧文化及時尚奢華,兩者共濟;更有資源可讓編輯到處採訪。」像他剛加入《號外》半年,已去巴黎出差,進行某百年國際皮革品牌的專訪,「我這黃毛小子一入行就能去歐洲參與這樣規模的採訪,真係大開眼界。」

為了有更大的創作空間,Nico 在2012 年離開《號外》,創辦書誌形式的《what.》生活文化誌,「當時人們說我創新,其實題目舊到不得了:黑夜、身體、手工藝……但這些是我想做的,將最日常、最原本的東西放大來發揮。」阿彼不禁打岔:「當時我和其他編輯把《what.》拿上手,驚為天人般不停地揭,甚至後來好幾期《Breakazine》的設計是受《what.》的啟發而生。」語畢兩位男士對望,會心微笑,埸面好不溫馨。

儘管做雜誌帶來數不盡的得着,但還是有着許多權衡顧慮,最明顯固然是銷量。Nico 毫不諱言,「在香港做紙媒必然蝕錢。」《what.》在出版6 期後,因未能回本而停刊。然而看似失敗的經驗,有時卻令人更清晰內心的初衷。Nico 說:「結束《what.》後,有好幾年我一直思考自己為什麼要做雜誌?」之後他做過文化節目主持、活動策劃、作者;而最近,又再擔任主編工作,他愈來愈能體驗,留在這裏做編輯是如何任重道遠:「於我而言,用雜誌的方式說故事,建立香港的文化身分認同,這是最最重要的。我的老師也斯說過:『香港人的故事,一定要由香港人講。』這影響我很深。」

「其實整個人類的文化系統,都是靠故事傳遞,所以為何故事很重要;而我們作為說故事的人,有責任將故事不停傳講,這是文化傳承。」趁年輕,尚有力,Nico 稱,仍想說香港人的故事:「既然還有力可以為這個地方付出,就去做。」

而對阿彼來說, 繼續出版《突破書誌Breakazine》的使命,則來自對人的關懷和看見:「書誌的重要,是源於它對年輕人的重視,以及透過人文關懷的向度觀察社會狀態。」前陣子書誌按下暫停鍵,編輯團隊蟄伏半年,再恢復出版;阿彼指他們在編採中嘗試加入更多人的故事,「社會變化太多太快,許多人不知要怎樣應對,而說故事,其實是幫助讀者梳理內心無以名狀的感受。」

許多讀者留言給編輯們說,讀畢書誌後有被明白、釋然的感覺,甚至知道自己下一步可以怎樣行。這些回應,其實也足夠讓相信一枝筆一雙手帶來力量的編輯,堅信守住文字工作的重要。

  • Share: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