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日期︰2025年7月12日 版面︰搜城記(副刊) 文︰林蕙芝 圖︰林蕙芝攝、受訪者、At This Moment提供
原文連結: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977684/%E6%BC%AB%E7%95%AB%E8%BF%B7%E9%86%AB%E7%94%9F%E4%BB%A5%E7%AD%86%E6%A1%BF%E4%BA%A4%E7%B9%94%E5%A5%87%E5%B9%BB%E4%B8%96%E7%95%8C%20%E8%AE%93%E5%B0%8F%E8%AA%AA%E6%88%90%E7%AA%81%E7%A0%B4%E4%BA%BA%E7%94%9F%E8%AC%8E%E9%A1%8C%E4%B9%8B%E9%8F%A1?r=cpsdlc
寫過探討輕生的懸疑小說《介錯人》,再出版以殘疾運動員與領航員參與三項鐵人賽事為題的作品《鐵人1.5》。作者永若晴絕少重複自己,總以書寫全新題材的小說為目標;或許更因為身為精神科駐院醫生,每天接觸一個個血肉生命,耳聞目睹一道道人生謎題,令其小說有迂迴情節亦呈現曲折人生,帶讀者進入現實與奇幻交錯的荒地。
翻開永若晴撰寫、由突破出版社出版的最新運動小說《鐵人1.5》,不難被當中賽事的緊張氛圍、節節敗退與勝利的情節吸引;敘事更配以幕幕如漫畫甚或電影情節的描述,對讀者而言,是新鮮的閱讀經驗。
只因他從小醉心漫畫:「漫畫如《火影忍者》、《海賊王》、《鋼之煉金術師》塑造了我性格很熱血正向的部分;但別人眼中王道或邪道的漫畫都看,至今每晚睡前總要看一小時漫畫。」
眼前的年輕醫生更有份執着:「我盡量只看漫畫、少看動漫,讓我可在單色的漫畫中,想像語氣、節奏與色彩,甚至參與當中的節奏。」
作品叩問人生難題
是故不論是從前在網絡連載小說,到後來參加「天行小說賞」比賽入圍,永若晴着力以筆墨交織如漫畫般活潑多變的場景及想像世界,懸疑、推理、愛情甚至穿越題材皆有涉獵。然而其作品探討的核心,卻不如漫畫般正向或熱血,更多是思考人生掙扎。「我是天真地想透過寫作,釐清自己的問題。」
像作品《鐵人1.5》,說的是殘障運動員與領航員的角色互補。「主角逸淙在運動表現最卓越時突然患上眼疾,對光明未來失去憧憬;另一健全的主角茂泉為則因媽媽患病、父親被陷害,既面對家道中落的經濟壓力,也矢志追尋真相並為家人報仇。」
永若晴擅長設計主角複雜的背景與心理狀況,並參考大量三項鐵人資料,加上其熟諳游泳及跑步項目,能駕馭真實比賽技巧與細節。小說同時翔實描寫兩人面對各自難纏的人生課題,如此種種,已不僅是一部熱血青春的小說。
現實比韓劇更荒謬
「我是代入自己去寫《鐵人1.5》。茂泉的人物設定接近我目前的歲數;逸淙則可能是10年前的自己。寫時除思考運動為何物、是否只在乎輸贏外,更延伸討論人生不同階段活着的意義。」
這些叩問,與他的精神科駐院醫生背景有關。「許多從前想像不到的事,原來是真實存在,比韓劇更荒謬。像有人從小受校園欺凌,被補習老師性侵,幾經辛苦完成大學學位,找了一份穩定工作,愛惜她的丈夫卻突然車禍離世……你以為是假的情節,在現實是不斷發生。」
「一個人可以看的世界,往往只有一個分量……」他因工作每天與病患共處。「讓我有機會參與許多不同的世界,亦因醫學訓練而有不同角度看事情。」惟尊重病者私隱,他從不把真實人物放進小說,卻不礙寫下心中累積堆疊的奇詭人生。「只希望自己的寫作,同樣能為讀者帶來各種面向與思考。」
寫作痛苦仍會堅持
既要行醫又要寫作,還要應付專科考試與運動訓練,可以想像有多疲累。「我寫《鐵人1.5》時,也同時自問寫作的意義。它既沒辦法維生,也給我痛苦與自我質疑;但如今這成為比興趣更大的事了。」
如他在小說後記所言:「假若一件事讓你痛苦,但你仍然堅持下去,當中必定帶着愛。」眼前的漫畫迷醫生,其實骨子還是最熱血。
《鐵人1.5》簽書活動
突破出版社將於7月16日至22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香港書展(Hall 1B-D16)中,帶來「我們一起閱讀」的主題;除推出小說《鐵人1.5》外,7月18日6pm永若晴更有簽書活動,萬勿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