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創

撰文/林蕙芝 Digital Media Team 相片/ 黃國榮

2023年06月19日
【藝 .文創】Trial and Error Lab二千日實驗報告

《嘗試,直至我們找到出路》由突破機構Trial and Error Lab(下稱Lab)計劃共同創辦人王育娟(阿絹)撰寫,記錄Lab 自2016年創立以來2000多日的發展。阿絹坦言這二千多日的服侍畢生難忘:「七年間不斷重複試錯,與青年經歷了種種嘗試與探索,有成功有失敗。的確心很累,卻發現了推動人夠膽做新嘗試的原則。」

實用指南字字有血有肉

阿絹於2016年與同事發起Trial and Error Lab,以共享工作空間及職志指導等形式與青年手作工藝師同行,尋找非主流職志出路。本書記錄計劃的起源、實戰、困難、檢視及真實個案等。阿絹說:「當中沒甚麼大道理,或極高的社會公共性,只希望把實驗結果分享,鼓勵更多人夠膽試新東西,少走一點冤枉路。」

有別於坊間青年創業書籍主要集中記載關鍵績效指標(KPI)、成功個案的主旋律,阿絹在書中特意記錄多位曾參與計劃的年輕手作工藝師看似「兜路」的故事──例如有青年手作工藝師加入Lab後,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是創作,而不是重覆製作一式一樣的商品,所以最後暫時放下品牌,到海外進修藝術。

書中有血有肉的故事不勝枚舉,阿絹身為同行者,深深感受到:「這是error嗎?我不知道。但若然Error能為年輕人打開從未預期的大門,找到新出路,也總算是值得嘗試吧?」

推動年輕人前進的幾個原則

在書中尾聲,阿絹指出推動人敢於嘗試鼓勵人敢於嘗試的三個元素──空間、指導及羣體。空間不單是給年輕人使用實體工作間創作及休息;也是心靈空間,讓他們試錯與「撞板」。二千多天的實驗亦重新為「指導」作註腳:「在Lab中,我們不強迫工藝師遵從,而是彼此分享經驗,默默陪伴。」至於羣體,則是透過生活,如吃喝、共事、到市集擺檔或去嘗試學院上課等,營造刺激創意與成長的氛圍。

今年第三季,Lab的其中一項服務──「實驗室伙伴計劃」 將會暫告一段落,而Lab的服務模式也會轉型。此書是總結過往與青工同行的學習,卻也是讓「嘗試,直至我們找到出路」精神重新出發、在機構其他事工延展的開端。願我們都能不懼試錯與失敗,虛心與青年作伴,在城市開墾主流以外的出路。

  •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