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侍那愛香港年輕人的主  

(編按:林偉漢弟兄(Wilson)及梁柏堅弟兄於2025年6月29日突破領導團隊交職禮上正式接棒出任聯席總幹事,以下為二人在交職禮上述志的部份內容整理。)

聯席總幹事及機構主管林偉漢弟兄

大家好,我是Wilson,十年前加入「突破」,沒想過十年後的今天會既感恩又戰兢地跟柏堅一同接任這個崗位。我自小就返教會並跟着牧師到不同地方短宣,其中一次短宣是在三十而立之年,在該短宣中,神呼召我全時間、全心全意參與服侍,而回到香港後,就開始了神學進修,並想以馬拉松鍛鍊自己的心志和毅力。

一邊尋問,一邊繼續工作、一邊裝備,直到2014 年的夏天,在公司樓下的大馬路上看着一張張青年人的面孔,看見他們對香港濃烈的感情,亦感受到那份迷茫和失望,我問自己︰可以為這個地方,為他們做甚麼?我亦同時意識到「香港、青年、文化」就是神對我的呼召。用了半年時間尋找合適的服侍,感恩遇到前總幹事Joyce,她本來協助我認識一間社企的負責人,但後來知道我心之所向,就邀請我加入了「突破」的服侍。

在此想特別感謝兩個人,第一位是Joyce,她是我在「突破」亦師亦友的好姊妹,也是我的「飯腳」。Joyce 是一位十分樂天和滿有恩慈的人,是我認識的人中最“Kind-hearted”的一位,她十分重視人,亦對人的需要常作真誠而持久的關心。此外,我亦在她身上看到她時刻將「突破」和青年人放在她的心中,成為服侍首位。她的生命質素和事奉心態,亦是我在新崗位的提醒和學習榜樣。另一位想感謝的同工是King,他是一個外表粗獷卻細心又照顧人的弟兄,他在我起初加入「突破」時常主動關心我,更會相約柏堅一起,三位弟兄一起退修、一起祈禱、一起吃飯飲啤酒。多得他,更給我「鏟屎官」的稱號,為我常要為不同事情善後(俗語「鏟屎」)作出鼓勵。雖然今天King 已返回天家,但我知道他在我們的服侍中同樣有份,亦讓我深深意會,不同時代參與「突破」的同工和義工,都在這個青年福音運動中有份。由開始的恩佩、蔡醫、永泰等弟兄姊妹,到今天以不同身份方式參與的每一位,我們都一起同作主工。

有朋友問及我們對機構未來的想法和方向,我們未必馬上有一個答案,需要多一些時間去沉澱和禱告。而不同時代,有各自需要面對的不同處境。今日香港青少年所面對的,包括精神健康的需要,AI 等科技發展對前路的影響,甚至是在這城的獨特歷史時刻再次建立自我身份和書寫這一代的故事。但我相信對應這些需要卻是有幾個原則︰第一個是「突破」五十周年的口號 “Here We Stand”“Here”就是香港。香港是上主放在我們眾同工心中所熱愛的地方,香港青少年就是我們蒙召服侍的對象,無論環境怎樣變,神這個呼召不變。

第二,是《聖經》羅馬書十二章:2 提醒︰「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我們去察驗何謂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可譯為「不要被這個世代同化」。「突破」一直扣連時代的處境,讓青少年不被這世代牽着走,我們的服侍不被過往或重覆的事情,以及世界的標準牽着走。求上主更新改變我們的心思,以祂的目光讓我們見到上主和天國價值的不同視野和出路。

第三個原則是:「突破」是一個運動。運動不是一個口號,是知行合一的行動和見證。我們要學效基督「道成肉身」進到青少年當中,傾聽他們的需要,一同經歷困苦,一同尋找盼望和亮光。運動是上主的使命,希望這個時代的青年人在尋找生命時,會看見那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

最後,邀請大家在禱告中記念我們眾同工,常常「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主的心意和明白主是愛香港青年人的主。亦好需要大家繼續一同踏上、一起同行!

 

> 按此了解截至2025年5月收支報告

 

突破是生命的精彩相遇

聯席總幹事及出版社社長梁柏堅

近來很多人都來拍我的肩,鼓勵我加油。先感謝大家。

我是柏堅,95 年加入「突破」,今年30 年了,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突破」,在「突破」長大。「突破」是做青少年工作,有時會想,我是否可以用自己來做研究對象?

我第一次接觸「突破」,是楊牧谷牧師寫的《家庭學狂想》,是和媽媽去超市時買的,那是我第一本擁有的「突破」書籍。大學畢業後,我教會的牧師鼓勵我去機構事奉,後來機構的同工建議我轉職加入「突破」,說我比較適合那裏,又說「突破」是一個城市宣教運動,而我就是因為這句說話而想加入。

在「突破」,我遇到很多好精彩的人,拉闊我對基督徒、信耶穌的想像。他們有些人很有文化的厚度,有文化品味、視野。他們有些人好關心青年人,為青年人承受的痛苦而哭,為他們找到人生意義而高興。他們有些人雖然不愁衣食,但生活簡樸,會把資源透過「突破」去幫助青年人。

他們各有想法,甚至有時會爭吵,但都嘗試學習真誠面對關係,在上帝裏面有情有義。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但人生在世,這樣的人你見過多少?在「突破」,這麼精彩的人我遇見很多。他們的出現頻率是很密集,如果是做研究,這樣的抽樣一定會有偏差吧?

或者「突破」的青少年工作,最重要的就是這樣的相遇,刺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一些好像我(當年)這樣的青年人。他們記掛青年人的生命、記掛城市的文化、記掛國家世界的未來、記掛上帝旨意如何行在地上。他們記掛到不惜將自己的人生擺上,去為這個城市,為這個城市的青年人「做啲嘢」。

或者,這就是他們對蘇恩佩「我能為這城市做什麼」的回應,是一代又一代的回應。是從一個「我」的回應,變成好多個「我」,變成「我們」的回應。

每一個時代,處境不同,做的事未必相同,都需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就像今次我和Wilson 兩個人一齊承擔這個崗位,有些人說「真係好突破喎」。我們兩個只是想,如果這個環境是要一齊承擔才有機會做到,我們就試試吧。能做到多少,沒人能說得準,我們只知要為上帝擺上,相信上帝會完成祂的工。當我們學習擺上自己,感受上帝的心腸,為這個城市的青年人做些事,我們相信上帝會繼續開路,就像過去50 年上帝在「突破」的帶領。

我希望,這些生命的相遇,不單止在「突破」出現,而是在這個世界更多地遇到;不單止在此時此地的香港遇到,更是在世界不同角落,甚至在往後的世世代代都遇到。所以,文化的工作、出版的工作,很重要。我相信,這些工作會將「突破」的信念帶到更遠。我更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參與,一齊見證。

> 按此了解截至2025年5月收支報告

請為此禱告記念︰

1. 願上主保守學生及老師們的身心靈健康,在考試的季節裡額外賜他們平安去應對繁重的任務,每晚可安然休息,重新得力。

2.願上主看顧香港民生,當經濟不景氣時仍能創造及找到新的出路,甚願生機再現,使人心存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