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緒

撰文/馬莉 相片/Unsplash

2022年02月09日
【讀.心緒】其實,我們都是刺蝟

有一次到朋友的家中作客,他養了兩隻刺蝟。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刺蝟這種動物。童年時讀的故事書都會提及,刺蝟背部的刺很容易刺傷人,不能觸碰,否則會被刺傷,但那天,卻看着朋友把牠們放在手心上,還能摸牠們長滿刺的背!

朋友看到我驚訝的表情,笑了起來,說:「其實牠們只在感到受威脅時,才會把尖刺豎起去保護自己,你看,平時牠們的刺都是這樣垂下的,只要順着方向摸,會有一點刺刺的感覺,並不會很痛。」說着還摸了幾下手中的小刺蝟。

「要把手放上去那些尖刺,你當初不會怕嗎?」

「其實開頭真的不容易,有一段時間,我因抵不住那始終有點刺刺的感覺,要戴着手套才去觸碰牠們,花了好幾個星期才慢慢試着脫下手套,也曾試過在過程中,牠們突然豎起了尖刺,刺得我的手淌血……」

朋友邊訴說着與他兩隻小寶貝的點滴,臉上邊流露着一份彷彿在蜜運中的喜悅和甜蜜,看着他那發自內心的滿足神情,再看看小刺蝟在他手心上放鬆趴着睡覺的樣子,我深深感受到,他與兩隻小刺蝟之間的互相信任及安全感,正正是因為有血有淚、有困難、有傷害,這關係才來得如此珍貴如此滿足。

其實,人不也是如此嗎?每個人都有心理防衞機制(self defense mechanism),無論一個多麼善良、溫柔的人,當在心理上感受到威脅或不安全時,便會發動這個機制,做出保護自己的即時反應。

例如當你的上司對於一個工作上的錯誤問責時,你身邊的同事突然把責任全推到你身上;或者當你說了一句話不慎冒犯到你的朋友後,他/她突然爆怒起來,並開始抨擊你的不是;或者你明明只是和一個普通異性朋友講電話,但當你的伴侶問起時,你的即時反應,可能是因為怕伴侶誤會而講大話……

關於心理防衞機制,每個人都可能因為他們的成長背景、性格及過往的經驗而有所不同,我們不在這裏作太多討論了,坊間有無數探討這個課題的著作,是我們個人成長路途中很值得去留意的課題。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刺蝟,當我們有情緒或感覺不安時,會本能地豎起我們的「尖刺」去保護自己,亦因此,往往出於怕被傷害的我們,卻反倒成為了傷害別人的人。

對很多忙碌的都市人來說,意識到自己的防衞機制已是不容易的事。

我們的生活環境迫着我們對身邊的處境作出快速的反應,有時我們沒有空間去理解清楚,或意識我們的感受,便要作出回應,這使我們習慣性地像刺蝟那樣,不加思索便先豎起「尖刺」,保護好自己再算。

固定地花時間獨處一下,無論是拿着一本筆記本靜靜坐在咖啡室,寫下一些思緒及感受,或是到郊外、海邊走走,感受自己的內心,都能幫助我們放慢一下,並且意識自己內心的狀態。這樣我們便能在生活遇到的各樣事情中,學習如何使用我們的保護機制適切地保護自己,同時有足夠的安全感,與身邊重要的人建立互信的關係。

讓我們一同努力,做一隻人見人愛,卻又不易被欺負的刺蝟。

 

本文摘錄自《如果你心累了──聽動物說故事》

購買連結:https://btgalleries.breakthrough.org.hk/products/9789888562527

  • Share: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