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0日
突破機構青少年精神健康放映分享會

近年來,青少年輕生的事件時有所聞,身為青年工作者,我們痛心之餘,也思考在哪裏可以着力,讓年輕生命在轉身走上絕路前,能看見出口。為此,突破機構於去年底進行「『逆休息』文化與青少年倦怠」調查研究,並於2019年5月15日舉行青少年精神健康放映分享會,與過百位校長、教師及教牧同工分享研究結果,更啟動青少年精神健康關注計劃 月球上的人 ,希望與各界一同合力,透過社交平台、影片等媒體,與年輕人一同在情緒困擾之中,同尋出路。

研究於去年10-12月進行,訪問超過1,200位青少年,結果發現,青少年有倦怠(Burnout)傾向——近4成半為應付學業或工作而身心俱疲,近2成半更認為即使自己盡了力亦愈來愈難達到學習或工作要求。從研究數據中,我們亦發現普遍青少年處於「逆休息」狀態——因擔心休息後帶來的後果,如追不上溫習進度、被人感覺不夠認真等而抗拒休息,甚至在休息後感到內疚。對休息的負面標籤將會減低其在紓緩精神壓力方面的作用,甚至使休息成為青少年的壓力來源。

隨後,分享會上首播《缺氧女孩》短片,此片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位女學生如何救回一位意圖輕生的同學,導演伍嘉良亦分享拍攝背後的想法。

會上亦請來何玉芬(Esther)博士及陳志堅副校長(陳Sir)分享,Esther提到短片引發她思考,如何為學生開出休整的空間,她鼓勵教師、青少年工作者等要有「永遠在路上」的盼望和毅力;陳Sir則提醒我們,青少年面對的精神困擾相當複雜,不要簡化及輕看他們的處境,也要為年輕人建立在每個階段停頓再重整的習慣。

「在加速的時代,我們很容易對年輕人的成長缺乏耐性,對問題要求快速的解決方法(quick fix),但生命成長,並不是如此。」總幹事Joyce提到,填滿的人生不等於圓滿的人生,休息是人的需要,而青少年在面對情緒困擾中,許多時不知道如何開口及求助,她呼籲教育界、教會界提出更多回應,一起尋找出路,讓年輕人更多被珍惜、被看見。

當日亦有向參加者分享未來的一些工作(包括職志出路、歷奇培訓、家長/老師工作坊)和出版計劃,盼望能與學校、教會在青少年工作上有更多交流和學習。詳情可按此,有關查詢可致電2632 0754 饒小姐 Annie Yiu。

相片說明:
1) 青少年精神健康放映分享會今天在突破中心舉行,有超過一百位校長、教師、教牧同工及青少年工作者出席。

2)「突破」人際事工總監伍詠光先生(Ringo)(左),與迦密愛禮信中學校長何玉芬博士(Esther)(中)、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副校長陳志堅先生(右)一同對談,分享對青少年精神健康及休整的看法。

3)「突破」總幹事萬樂人Joyce勉勵教育工作者不要單單量化成效,也可以留白和休整祝福更多青少年。

4)《缺氧女孩》短片導演伍嘉良(右)現身說法,分享拍攝背後的想法和心路歷程。

5)「突破」研究幹事林俊杰表示,「逆休息」會減低休息所帶來的果效,家長、老師及社會各界應向青年灌輸正確的休息觀。

  • Share: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