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緒

撰文/周偉豪 相片/Unsplash

2021年08月10日
【讀.心緒】當你跌watt 時:急叉策略

在嘈吵的環境,無時無刻出現的干擾,會令內向者感到十分困擾,令人整天未能平靜專注下來。即使捱到夜闌人靜的時候,內心被一整天的事情蹂躪過後的起伏,仍久久未能平復。

繪本《寂靜的聲音》講述男孩祥志在東京鬧市之中,尋找彈古箏的老婆婆所謂最美的聲音——寂靜,而踏上尋索之旅。他到過竹林、浴室、睡房和街道尋找卻找不着,直至有一天,他大清早第一個回到空蕩蕩的課室,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翻開他最喜愛讀的小說,不知不覺間忘記了身邊所有的聲響,甚至自己的呼吸聲。他終於領略到婆婆所說,寂靜就是「間」(in-between)的意思。從此,祥志在不同的嘈雜聲之間找到了那片刻的寂靜,那一種最美麗、寂靜的聲音。

祥志忘我的經驗,心理學稱之為心流(flow), 即全情投入進行自己喜歡的事情,那種忘掉了四周環境、時間,甚至自己的美好時光。繪本展現的情境很現實,社會就是不會停止轉動,喧鬧也是不能避免,但它用了日文「間」的概念為都市人提供了出路:在喧嘩之間尋獲寂靜是可能。

內向者受到環境的衝擊,例如開會、電話來訪、跟大夥人聊天等,都會很快耗盡內向者的能量。在跌watt 的時候,內向者會以消極或逃避的方式保存僅有的能量,卻被人誤解為冷漠或情緒化。因此,在未能捱到放工或放學的時候,中段急叉對內向者是非常重要的救命工具。

除了靜觀呼吸、聆聽大自然音樂之外,筆者為大家提議一個隨時隨地,沒有任何裝備的情況也能進行的急叉辦法:為內心找一個避風港(safe place meditation)。這練習需要運用我們的想像力和感受力。以下簡述一下步驟:

  1. 以呼吸開始:找一個舒適的位置坐下,雙腳平放地上,閉上雙眼,作慢而長的呼吸。留意身體哪些部分感到繃緊,在呼氣的時候把該部分的繃緊同時呼出,讓身體變得更輕鬆和柔軟。
  2. 想像一個安全舒服的地方:想一個令你感到安全和放鬆的地方,可以是你曾經去過的,或是想像出來的,例如海灘、樹林或火爐邊的沙發等。然後,以五感經驗和感受這地方的環境,愈仔細愈清晰愈好。以下筆者以奧地利湖附近的一個小瀑布作例子。
  3. 以五感感受環境:陽光穿透樹葉,格外翠綠。小瀑布被樹林掩蓋,自成一角(視覺)。水流從高處撞擊泥黃色的岩石發出沙沙聲(聽覺),帶來陣陣微風,吹拂着臉龐,感到十分清涼(觸覺),嗅到清新的氣色,以及附近的青草味(嗅覺)。從清澈的小水池用手勺一點水喝下,感到冰涼清甜(味覺),之後伏在一塊溫暖而堅硬的大石上,合上眼,感到身體被完全托着(觸覺),完全的放心和放鬆,在這裡待多久也可以。
  4. 回到此時此刻:當你感到休息足夠了,慢慢地把注意力回到呼吸當中,讓意識返回此時此刻的坐位上。慢慢打開雙眼。

以上是第一次的練習,熟習之後可以按環境需要,隨時隨地造訪。可以找個無人的會議室,甚至洗手間,花3 至5 分鐘造訪一下內心的避風港,補充精力。筆者也曾在晚上沉悶的會議中開着眼進行這趟內心旅程(當然要留心會議發展啊!),捱過不少難關。這個以自己主導,透過想像力,以感官連繫的白日夢練習,經研究顯示是有療癒性的,在面對壓力之下能有效回復

內心寧靜的狀態。內向者,好好運用這趟滋潤心靈的旅程啊!


本文摘錄自《內向者的空間爭奪戰》

>>>按此購買

  • Share:

相關文章